《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影評 Moonlight【羅比】月亮喜歡藍/港譯+羅比奧斯卡獎項預測公佈
首先今天要來解開我上禮拜對奧斯卡獎的預測結果。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Moonlight。獲得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編劇本,還有最佳男配角。是第一部關於LGBT的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一部詩意、殘酷和帶著許多哀愁的電影。由巴瑞·賈金斯(Barry Jenkins)導演,改編自泰瑞麥卡尼(Tarell Alvin McCraney)撰寫的舞台劇劇本《In Moonlight Black Boys Look Blue》。
簡單的劇情介紹:主角是一個叫
Chiron的男孩,這部電影講述了他的三個不同時期的成長故事。而每段故事主角都逃離不了毒品、貧窮、暴力的陰影底下。一個人與世界的戰鬥。
故事線非常簡單,沒有什麼劇情衝突在一直發生。不過有著一個無形的衝突一直存在,而這也是月光下的藍色男孩的劇情重點。這個男孩柔軟的內心與外在世界的衝突。一個普通的男孩怎樣面對這個世界對他的霸凌,並且在這個一直不斷的壓迫中瞭解而且認識自己。而且越認識自己便越明白,這個世界是沒有人會瞭解他的。
三幕故事之間銜接得相當好,很多事情發生在這之間而沒有明講。作為觀眾,我們有一種被迫要在新的一段裡接受之間發生的事實與轉變。導演用了很多主觀式的攝影,美化的鏡頭語言,把這個平淡的故事抽出內在沈默的力量。
這部電影改寫了黑人電影嗎?我是不清楚,不過它絕對會是一部經典的黑人電影。起碼對我來說是會改變我之前對黑人電影的概念。在追求剽悍的外在之下,也有相當糾結纖弱的內心。
來聊聊這部電影的成長好了。小的時候大家應該都會在沒有人理解我跟我不暸解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的問題上打轉。這些問題會一拳一拳的打在我們身上,而這部片中的主角在這上面一步一步認清自己的形狀。他的轉變來的突然又狂烈,像是一種認輸像是一種求饒也像是一種報復。
演員的部分值得一提的當然是馬赫夏拉阿里,他憑阿璜這個角色得到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這個角色可以說是一個比主角還要重要的角色。開場的戲就是他的,這個角色真實而且擁有一股很特別的氣質。帶著夏儂學游泳那場是全片中經典的一場戲。鏡頭在不斷搖晃的水裡拍攝,充滿著情感。看著一個男人帶領著另一個男孩學會如何在水中不沉下去。真的是很多意義的一場戲。而且這個角色
對於主角來說的這個理想的楷模形象,也代表著這個劇本想表達的省思和矛盾。
飾演第三段成年夏儂的崔范坦羅德,則表現了主角在長大後也延續了這個矛盾和自我衝突。他演得很細膩很好看,只可惜馬赫夏拉阿里太亮眼了。
接下來要解釋為什麼這部片不是我的最佳影片。(可能會有一點劇情)
1.那些顏色的運用,我個人覺得沒有很成功。有點太過簡單了。
2.有些鏡頭真的太做作了,凱文抽煙的地方。還有餐廳那段刻意要拍那個開門的鈴鐺。
3.劇本部分第三段的凱文也太夢幻了。我真的不懂怎麼會有這麼好康的事情。完全破壞了前兩段故事所累積的力量。那個結局如果把他解釋成主角的那場春夢可以比較適當。
4.音樂,很刻意而且跟畫面結合的不好。
5.我很喜歡最後的畫面,不過好像要進入正題了。就停在那裡了。我個人覺得應該多一段戲的。
我不會不喜歡這部電影,我喜歡他的主題,我欣賞他的拍法專注於每個角色的神情之上。我喜歡這齣戲的演員。但我沒有很喜歡這個導演,跟結局。我覺得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還不夠成熟,但我會期待他拍出更精彩的電影來。所以這部電影我給的評價是:
留言
張貼留言